讲座回顾丨书法与出版:审美冲突和相生相克

发布时间:2024-11-14

浏览次数:13

在出版的世界里,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其核心原则,这确保了信息的一致性和可读性,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变化,展现了人类情感和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书法文脉赓续千年,是中华文化绵绵不绝的基因,汉字的进化代表了文明的进化,书法是汉字存续至今的主要因素。

2024年11月13日,卓越楼604教室中一场精彩的讲座将出版与书法——两种看似对立实则相容的审美理念,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出版学院有幸邀请到了学林出版社副编审褚大为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书法与出版:审美冲突和相生相克”的讲座。

左一为褚大为老师

历史的回响:统一与变化

拓印,作为印刷的最早形式,与我们现在的印刷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木材在雕刻过程中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微小的变形,这使得木质拓印的效果与原稿有所差异。尽管如此,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大量复制,为印刷技术的开端奠定了基础。

雕版印刷与现代排版技术在本质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在雕版印刷中,每个字都需要单独雕刻,这就导致了每个字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性,虽然在标准化的印刷中被视为缺陷,但在书法艺术中却是个性化和创造力的体现。

秦朝的李斯将篆书标准化,统一了六国的文字。这一举措,不仅在政治上实现了统一,也在文化上实现了融合。小篆成为了一种标准件,与我们现在的字体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标准化的文字,为后来的隶书和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的隶书受到了楷书的影响,变得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对标准化和审美意趣的需求。柳公权的书法属于书法艺术的高峰,是所有楷书的典范。柳公权的字以其匀衡瘦硬、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而著称,形成了独特的“柳体”。他的楷书与颜真卿的颜体并称,有“颜筋柳骨”之美誉,颜真卿的书法以雄浑宽裕见长,而柳公权则以骨力劲健著称。

刻印的艺术:中锋与宋体字的诞生

褚大为先生首先解释了中锋的概念,即在书写过程中保持笔锋在线条的中心,这一技巧对于书法的线条质感和力度至关重要。纸上调锋是书法中的一个重要动作,它要求笔锋在纸上保持正确的位置,以确保线条的规范和力度。这种对中锋的坚持,不仅影响了书法的线条,也为宋体字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书法可能不需要严格的标准,但刻字和印刷品则需要。这种对标准化的追求,使得出版物能够大量流行,因为它们满足了市场上对一致性和可读性的需求。标准化不仅影响了书法的发展,也影响了各地的审美眼光。虽然标准化为书法提供了一个框架,但同时也限制了创新的可能性。有些书法家可能会因为尝试突破这些框架而受到批评,但他们的尝试对于艺术的发展是必要的。

褚大为先生还鼓励在场的同学们,要有文化包容性,理解不同的标准,并在艺术和出版领域中寻求平衡。他表示,“出版,有标准,更要有眼界,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艺术标准,以及出版社的标准化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区别。”引发了在场同学对于标准化与创新发展平衡的深思。

毛笔的选择:小诀窍与大师的智慧

褚大为先生还分享了挑选毛笔的小诀窍,从反光不足的蓄墨到笔头的尖钝,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书法的最终呈现。他指出,反光不足的毛笔通常是由狼毫之类动物毛制成,这类毛笔能够蓄墨充足,为书写提供稳定的墨流,是书法爱好者的首选。用好的毛制成的毛笔,不仅能够保证墨水的均匀分布,还能增加书法作品的流畅度和层次感。笔头的形状也是挑选毛笔时不可忽视的因素,笔头尖细的毛笔更适合精细的书写,能够精确控制每一笔的走向和力度,是书写小字和复杂笔画的理想选择。然而,有些大师并不完全遵循常规,有自己的执笔偏好,例如米芾就偏好使用粗毛笔尖,也能创作出卓越的书法作品。米芾曾在《海岳名言》中说道:“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面对皇上的疑问,米芾自述“刷字”,而米氏行书潇洒奔放而又严于法度,苏东坡亦盛赞曰:“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米芾的这种反传统做法,打破了人们对毛笔选择的固有认知,证明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王与苏:紧与松的书法哲学

在探讨书法大师王羲之和苏轼的书法风格时,褚大为先生用“紧与松”这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来形容两位书法巨匠的艺术哲学。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如《兰亭序》展现了极致的“紧”——每一笔都恰到好处,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相传王羲之教导其子王献之书法时,强调了执笔的紧要性,甚至有故事描述他从背后悄无声息地抓住王献之的笔,测试其执笔的稳定性。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王羲之对书法的严谨态度,也反映了他对“紧”的重视。

相对而言,苏轼则提出了“执笔无定法”的观点,他的书法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流露,体现了一种“松”的美学。苏轼认为,书法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追求自然和自由。他的这种观点,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褚大为先生指出,王羲之和苏轼的书法哲学虽然看似对立,但实际上是书法艺术中“紧”与“松”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执笔的力度上,也体现在书法的整体风格和精神上。一个书法家在创作时,需要在紧与松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力度又有韵味的作品。他认为书法的练习和创作不应该过于紧张,而应该放松,让笔锋自然地在纸上流动。这种放松的状态有助于书法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字的相互关系:“法、权、化、经”终成“四大皆空”

在书法的世界中,每一个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话。正如褚大为先生所指出的,写字有正必有反,正反相成,这是书法中的一种基本哲学。在书法中,这种正与反的关系不仅仅是字形上的对称,更是笔法、结构和章法上的相互呼应和平衡。

褚大为先生以杨铁崖先生的书法作品为例,指出他的字虽然看似东倒西歪,却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内涵。他的字迹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小黑点,实际上是对书法法度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这种对法度的掌握和变化,使得他的书法作品虽然不拘泥于常规,却依然被认为是优秀的书法。

褚大为先生还领悟出了书法的“四字真经”,他指出,写书法要做到“法、权、化、经”这四个字,如果这四个字能做到,就达到了“空”的境界,即“四大皆空”。褚大为先生所言的“四大皆空”,并非指书法艺术的虚无,而是指在掌握了“法、权、化、经”之后,书法家能够超越这些规则的束缚,达到一种自由创作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书法家能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个性的作品。这种境界是一种精神的自由,是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和掌握的体现。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很少有文字能够像汉字这样,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变迁,依然活跃在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放眼世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书写系统,如今大多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不再被广泛使用。汉字的这种生命力,得益于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实践,它将汉字的形态美、意蕴美和节奏美发挥到了极致。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们,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断赋予汉字新的生命,使其在艺术表现上更加丰富多彩,在文化传承上更加深入人心。正是因为有了书法,汉字才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随着褚大为先生对书法艺术的深刻剖析,我们的讲座“书法与出版:审美冲突和相生相克”落下帷幕。褚先生的讲座不仅是一次书法艺术的巡礼,也是对出版行业的深刻反思。在数字时代,书法与出版的结合更加紧密,褚先生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契机: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推动书法艺术和出版行业的发展。褚先生的分享,让我们意识到书法不仅仅是书写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表达。

主讲人介绍

禇大为,生于1959年,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化学系核化学专业。学林出版社副编审,主编《古今百家书画篆刻丛书》《中国书法常用大字典•楷书卷》并题写书名,执行主编《草书异部同形大字典》《七体书法字典》《中国书法标准大字典》等。撰写过多篇书法理论文章。主持策划《中华古典文化观止丛书》的编撰并为丛书题字(获1995年中国图书奖)。曾为多部图书题写书名,也为十余处寺院道观商店书额自幼酷爱书画。从唐楷魏碑入手,刻苦临池不辍,画风直追宋元,以高古之气贵彻笔墨间;曾被原上海市书协副主席洪丕谟先生誉为“编辑书法家”。

褚大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