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艺学院成功举办“短视频时代阅读研究专家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200

为促进出版学科高校学者与行业专家进一步增强学术交流,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823日,由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国家新闻出版署可信数字版权生态与标准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短视频时代阅读研究专家研讨会”在上海顺利举办。本次专家研讨会聚焦短视频与阅读,以“短视频时代的阅读研究”为主题,共有10余位高校的学者和行业专家出席会议,以及逾10名出版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张华在开幕式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向线下、线上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出版学科负责人施勇勤发表了《短视频时代的阅读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她详细阐述了报告的主要结论,短视频形式的阅读和传统阅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而是融合并存、互相促进的关系。最后,她希望各位学者和行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切磋探讨,不断提升学术内涵。

抖音平台达人作家“止庵”线上出席会议,他在抖音分享和推荐经典文学,收获了17.6万粉丝,心中不免有“知己遍天下”的惊喜,短视频平台千千万万的博主身上,都有与之相似的经历,“网红外卖诗人”王计兵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以往“人们爱玩手机,不再看书”的印象不同,短视频正在让很多“不怎么读书的人”参与到传统阅读当中。

研讨会专家们针对该研究报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北京大学出版学院副教授李世娟从帮助农村地区推广读书的角度谈及短视频助力全民阅读的积极意义,将阅读的发展总结为三个时代:以纸质书、电子书为主要形式的1.0时代,以读者评论和交流为主要特点的2.0时代,以及当下的阅读3.0时代:通过短视频来分享阅读体会和推荐书籍,让观众更容易了解到书中的知识和内容,对阅读的普及和推广具有积极作用。

青岛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文彦用“图书出版对莎士比亚戏剧传播的助力”来比喻短视频对大众阅读的促进作用。她认为,短视频就像口袋书一样,是便捷的、大众化的知识传播渠道,有助于打破纸质书时代的圈层化和茧房化,让普通人可以阅读经典,也让普通人生产的内容有机会被看见。她又借助《末日的松茸》一书,引出短视频有可能成为阅读生态的“松茸”,丰富原有人们依靠书籍获取知识的维度。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谷征指出,阅读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打开来看”,多数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知识分享博主,内容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新形式,从这一层面来看,观看知识类短视频或许与听书的概念类似,可以算在阅读的概念里。

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出版社执行副总编辑陈洁表示,仍有不少中小型出版社在进军短视频营销领域缺乏动力,另有一些出版社虽然积极地展开实践,但创作出的短视频看起来“唯美且高大上”,却缺乏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也指出“我们原来一直说到的阅读的交互,是读者跟作者的交互;现在突然发现,通过短视频分享和数字化阅读还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阅读的社交属性在新环境下被扩大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电子音像社总编辑肖子娟。她指出,传统出版社制作的图书推荐视频多以讲述作者出书初衷以及图书编辑过程为主,是自上而下的角度,与读者的交互感弱,因此传播效果不佳,而短视频创作者多是基于图书的内容、主题进行演绎和二次创作,讲解精彩内容、分享阅读心得,容易获得共鸣。尤其是通过直播销售图书,更加体现主播荐书的内容设计和展演能力,这些成功主播的经验值得学习。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中心主任徐升国则从阅读的本质出发,他在研讨会上这样分享到:“文字、声音、短视频等是内容的多种呈现形式,无论是通过读文字、听声音,还是观看短视频,甚至是未来通过脑机接口等形式,获取知识和信息,领会背后的思想和智慧,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和生命品格,是阅读本身底层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短视频形式的阅读具有一定的时代必然性。”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社长李建红则提出,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内容生产形式,积累了大量广受欢迎的优质知识类短视频内容,应当考虑转化为纸质图书,向传统出版“回流”,为短视频与出版行业的互促发展提出新的方向。

会议合影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