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既有建筑改造课程起点,追寻城市的红色记忆

发布时间:2023-02-23

浏览次数:130

221日上午,2020级环艺二班在方智果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以及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为指引,依托2023年度上海理工大学教师发展研究项目(CFTD2023ZD09)、2023年度上海市一流课程以及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自身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现对于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统一。

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方老师以国棉十七厂改造项目为例,为同学们讲解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生。同学们从中了解到了如何对保留下来的优秀历史建筑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妥善的修缮,在保留风貌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微更新。

接着,师生们沿江步行至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园区内不同时期的人工痕迹被无差别地并置,表达了对不同历史的尊重;迥异的微气候被识别出来,运用有限介入、低冲击手段加以维护和修复。江岸上的鹤嘴吊、输煤栈桥、传送带、清水池、储灰罐等作业设施重新塑造,通过景观设计,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搭配植物绿化,配以钢结构景观构筑物,形成富有工业特色、充满原生野趣的景观环境。在杨树浦驿站,志愿者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一段红色工运历史。同学们了解到建于1913年的杨树浦发电厂,曾是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在上海工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驿站内设有王孝和烈士介绍互动屏。志愿者告诉师生们:著名的工运代表人物王孝和烈士19岁进入杨树浦发电厂工作,组织开展工人运动。19482月,“申九惨案”发生,他代表工会参加“申九惨案后援会”,在厂里发动工人缠黑纱、捐款,抗议当局的血腥暴行。421日清晨,王孝和被捕。930日,王孝和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刑场英勇就义。驿站里展示了他的三封书信,反映了他的爱国情怀。

此次调研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历史建筑改造的趣味,为同学们接下来的课程项目设计打下了基础。同学们将选择不同类型的既有建筑进行设计优化。此外,遗迹公园的创意设施也让同学们对于如何做好上海革命遗址遗迹的修缮、保护、开发、历史研究、教育等进行思考。同学们大量的收获,鼓舞着学院继续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等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研究与探索。

今后,更多的课程会聚焦全员育人理念,将专业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巧妙融合,全面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引导师生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图片:周振宇、章金童

文案:方智果、章金童

审核:方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