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2-09-06

浏览次数:771

近日,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我院学子在本次大赛中表现优异,收获颇丰,共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上海赛区一等奖12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3项,这是我校参加此项比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是2022年新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已连续举办九届,是艺术设计领域的高水平知名赛事,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赛事之一,是大学生参与设计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本届赛事共有1513所高校参赛,参赛作品164316幅,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设立29个赛区。39985、一流大学参赛,参赛率达92.85%

参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积极备赛,毫不懈怠,综合运用自己的课堂所学、社会所思、生活所感,践行设计为人民服务理念,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展现了当下年轻人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

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师生共创的团队优势,以学科专业大赛为抓手,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专业综合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水平设计人才。



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



获奖作品展示(部分)

作品名称:{-1,0,1}——城乡未来连接发展模式

作者:彭楼丹,孟庆宇

指导教师:王勇

作品简介:超大城市汲取着周边的乡村资源,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城乡差距加大,以新南村为代表的上海乡村是否会逐步衰退?未来的城乡综合体把城市中心作为控制身体的大脑,周边乡村为大脑控制的身体。通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神经元”形成巨大的“神经系统网络”,运用生态循环系统形成内循环,借助生态监测塔实时监控信息,营造地上生活,地下生产的城乡一体人居环境。


作品名称:雨天

作者:陈可烨

指导教师:宋方圆

作品简介:动画短片《雨天》碎片式描绘了雨天生成的痕迹、各种形状和质感的隐喻化图像变形等,试图描绘女孩因恐惧,自我迷惑不安,到逐渐陷落、最终内心封闭的过程,以此为本次动画创作的研究对象,彩铅,水彩,蜡笔,摄影,拼贴等方式数字技术结合,同时借鉴国内外经典影像案例,探讨不同媒介之间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动画创作中的视觉表达


作品名称:中国传统印刷艺术

作者:祁杰,郑凯枫,徐俊辉

指导教师:吴昉

作品简介:

《中国传统印刷艺术》是一项围绕传统印刷艺术的装帧编创作品。装订方式为“秘密的比利时装订”(Secret Belgian binding),融合中式线状的典雅形制,可以完全摊开方便阅读。封面中央使用竖排版金黄古典体标题,左右以宋代沈括《活板》为浅色装饰文字,简约端庄。书册目录形如圆环玉珏,以活字到雕版的顺序讲解了中国非遗印刷术的前世今生。内页借鉴中国绘画艺术的留白意境,末页与衍生文创产品“铜活字”搭配使用,以小游戏方式引导读者体验活字印刷的乐趣,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文学感、历史感。


作品名称:城市细胞·分裂融合——城中村的蜕变与成长

作者:彭楼丹,孟庆宇

指导教师:王勇

作品简介:以城中村为切入点,分别以3年、20年、50年为时代阶段,探索以传统木构件建造“单元建筑”的组合方式适应时代变化。2023年,以疫情为背景,小而独立的单体建筑散布在社区中。2050年,直面社会老龄化,在传统居民楼间进行“单体建筑“的叠加,营造老年人互动交往的公共空间。2070年,以物--信息为背景,“单体建筑”叠加成为大型建筑,通过人工智能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


作品名称:循路寻忆—上海市南昌路街区更新改造设计

作者:杨紫荆,张琰

指导教师:章丹音

作品简介:在此次南昌路街区的更新设计中,旨在寻找南昌路的历史记忆、诉说南昌路的红色故事、打造漫步街区,展现南昌路人文底色。以“循路寻忆,安居乐业”为设计理念,将“寻、忆、安、乐”作为南昌路四个路段的四个主题。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在历史与当下的融合中,漫步南昌路,感受海派文化和红色故事的街区。

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以南昌路为主线,结合改造玉兰园、南昌路雁荡路的转角绿地、薇花园、寻芳园、泰戈尔阅读花园这五个节点。建设“小而精”的嵌入式街区微更新,将沿街的绿地、口袋花园串联起来,并将导视融入其中,形成串联街道、生活、历史的美丽街区。 泰戈尔花园位于南昌路与茂名南路交叉口东南侧,本次设计沿用现有的阅读花园主题,增设了休憩座椅和半私密阅读区,供市民停驻和阅读,打造一个充满人文色彩的阅读休憩空间。


作品名称:从紫禁城探寻中国文化

作者:汪芷伊

指导教师:徐立萍

作品简介:本作品是以H5交互式电子书形式呈现的传统文化类作品,选题方向是以故宫为切入点探寻中国文化的变迁。从宏观上来看,近几年党和国家在思想方针和政策上正持续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而故宫作为该产业中最为典型的文化品牌,在不断地经历了文化挖掘和创新后,具有了更贴近时代的亲和力,也获得了大量的年轻粉丝。基于以上背景,作者采集了故宫六百年的文化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等相关文献信息,以第三人称视角提炼出故宫历史中反映中国文化演变的部分,该选题也由此应运而生。

作品具体内容包括故宫文化起源、故宫中的中西文化交融、故宫全面开放、故宫文物南迁和故宫文创品牌发展,其意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外广泛地宣传与推广以及对整个文化市场的借鉴价值。该作品内容精炼,容易理解,且具有强知识性、艺术性和互动性,不仅可以满足一些以在校学生为代表的受教育群体的知识需求,还能满足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消费体验。


作品名称:未来之末

作者:王培栩

指导教师:宋方圆

作品简介:动画短片《未来之末》讲述了一则虚构的黑色寓言,呈现了一个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物种发生夸张变异的废墟地球,充满匪夷所思的荒诞图景,而叙述者对过去世界的幻想,正是此刻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本片以未来人的讲述视角,警示当下人类应当重视环境保护。短片将动画视听探索与绘画、真实影像等不同媒介相结合的方法,反思和揭示了地球环境逐步变化的面貌和现状,其中包含警示人类的各种不当行为和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界生态。


作品名称:潮汐发生器

作者:刘知明,钱宇童

指导教师:何明

作品简介:存量更新的背景下,针对当前视障人群职业发展道路单一,社会活动较为缺乏的痛点,结合老年人渴望交往与健康关怀的需求,基于老年与视障群体对于空间的强感官的共同特点,借助“符号,有形物,活动与事件,系统与环境”的设计四秩序,提出基于潮汐理论复合型社区服务空间的具体概念,针对老年与视障群体感官代偿的功能性需求,意图打造一个可变式、多元化、资源共享的无障碍复合性社区服务空间及具有便利性的15分钟生活圈。优化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五宜”社区生活圈。


作品名称:基于产文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化设计

作者:王冉冉,章彦杰,浦振飞

指导教师:方智果

作品简介:本次项目提出以旅游骑行线路为线索,以浪漫为主题,为改善水资源闲置,提升建筑外观、增设休闲场所、丰富道路植被、区分人车分行等现状。充分利用优良的生态资源,以发展趣味游玩、精品民宿、农村体验、婚纱摄影、运动骑行、浪漫打卡等功能为主。实现浦东新区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板块崛起”,形成惠南镇乡村振兴的“联动优势”。在功能结构上实现双轴双廊,谈北路南北联动轴,以北新村河村庄为发展轴;大治河生态走廊、泐马河生态走廊两核联动;一环串接田园驿站、综合服务核以及特色服务核等。按照现状基础,分为公共服务区、科技创收区、田园康养区、乡村体验带四大核心功能分区和休闲民宿区、滨水居住区、浪漫垂钓区、游客接待区四大配套功能分区,形成浪漫·桥北板块。整体设计本着建设“宜居之城、服务之城和融合之城”的目标,对桥北村改造设计提出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其产业发展导向结合“水、田、 林、路、村”肌理,以嵌入式农村产业空间为特点,形成产业服务节点;提升公共空间和村居环境,呈现浪漫氛围的乡村漫游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