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院系:出版与数字传播系
邮箱:278198390@qq.com
研究方向:数字出版;媒体融合;人工智能;文化管理与服务丨出版专博招生方向:出版融合与创意设计(带头人)
一、个人履历
张新新,男,管理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画报协会副会长、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委员会委员、ISO/TC46国际标准工作组专家等职。
先后获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百人工程”人才,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智力援疆创新拓展人才等荣誉。
主持制定新闻出版领域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4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30多项,出版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获中华优秀出版物、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二、主要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首席专家
2.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文化产品产权价值评估与确权标识应用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
3. [主持]中宣部人才项目:数字出版理论体系重构
4.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数字化战略视域下的中国特色数字出版理论建构5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虚拟现实媒介叙事体系构建研究
6.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自主的政府数据资源知识体系的建构
7. [主持]国家新闻出版署项目:人工智能与新闻出版业发展研究
8. [主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特别委托项目:5G条件下的网络视听新业务管理研究
三、代表性著作论文
1.出版业新质生产力研究:学理与案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5
2.数字出版调治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2024
3.数字出版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4.数字出版技术. 武汉大学出版社,2023
5.智能出版:现代出版技术原理与应用. 人民出版社,2021
6.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面向. 《科技与出版》,2020(05)
7.出版+人工智能:未来出版的新模式与新形态.《科技与出版》,2017.12
8.出版机构知识服务转型的思考与构想.《中国出版》,2015(24)
9.中国特色数字出版学研究对象:研究价值、提炼方法与多维表达.《编辑之友》,2020(11)
10. 坚持出版导向,引领5G时代数字出版新变化.《出版发行研究》,2020(03)
11. 数字出版概念述评与新解——数字出版概念20年综述与思考.《科技与出版》,2020(07)
12.立足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字出版学科体系.《数字出版研究》,2022(01)
13.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科技与出版》,2020(03)
14.数字出版特征理论研究与思考.《中国出版》,2021(01)
15.新闻出版业5G技术应用原理与场景展望.《中国出版》,2019(09)
16.智能出版述评:概念、逻辑与形态.《出版广角》,2021(13)
17.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出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中国编辑》,2023(05)
18.基于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视角的十四五数字出版发展刍议.《科技与出版》,2021(01)
19.论数字出版的性质. 《出版与印刷》.2021(02)
20.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应用的思索与展望.《科技与出版》,2016(01)
21.新闻出版智库运行机制研究.《科技与出版》,2019(10)
22.数字出版方法论:研究价值与范式创新.《科技与出版》,2021(08)
23.数字出版价值论(上):价值认知到价值建构.《出版科学》,2022(01)
24.数字出版价值论(下):价值定位到价值实现.《出版科学》,2022(02)
25.元宇宙与出版(上):元宇宙本体论与出版远景展望.《科技与出版》,2022(05)
26.元宇宙与出版(下):元宇宙系统、价值与元宇宙出版新范畴.《科技与出版》,2022(06)
27.编辑数字素养与技能体系的建构——基于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国编辑》,2022(06)
28.生成式智能出版:知识生成原理、沿革与启迪——从智慧驱动到数据驱动. 《编辑之友》,2023(11)
29.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与基本特征.《编辑之友》,2023(03)
30.生成式智能出版的技术原理与流程革新.《图书情报知识》, 2023, 40(05)
31.生成式智能出版的应用场景、风险挑战与调治路径. 《图书情报知识》, 2023, 40(05)
32.全媒体传播体系视域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建构与分析——何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深度”. 《科技与出版》,2023(11)
33.全媒体传播体系视角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指数研究——再论何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深度”. 《科技与出版》,2024(03)
34.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创新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编辑之友》.2024(02)
35.新质生产力提升出版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意蕴、理论机理与策略构建.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4)
36.数据要素×出版:出版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分析.中国版权,2025(03)
3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蕴涵、当代表达与策略机枢——《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文化现象分析.《中国编辑》.2025(07)
38.从ChatGPT到DeepSeek:多模态大模型与出版业未来——兼论走向“十五五”的出版智能化转型. 中国编辑
39.DeepSeek与出版业未来发展图景. 编辑之友,2025(07)
40.加快推进高质量数字教材建设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25(09)
四、主持制定标准
1.国家标准 :GB/T 38382-2019《新闻出版 知识服务 知识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指南》
2. 国家标准:GB/T 38378-2019《新闻出版 知识服务 知识关联通用规则》
3. 国家标准:GB-T44896-2024《新闻出版 知识服务 知识体系建设与应用》
4.行业标准:CY∕T 178-2019 《出版物AR技术应用规范》
5.行业标准:CY/T 158-2017《数字出版业流程与管理规范》
6.行业标准:CY/T 272-2023 《出版物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要求》
7.行业标准:CY/T 268-2023 《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