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21
浏览次数:289
第一期沪江传媒创新“三名”(名人名师名家)校园行系列讲座,上海财大林晖教授的殷切寄语还犹在耳畔。近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冬冬教授来到版艺学院“品牌传播学”的课堂,为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生们带来了题为《一场关于文化的地点动员——媒介融合环境下地方形象的叙事设计》的专题讲座。给版艺新传学子带来了掷地有声的学术思辨。
“学科交叉?我更倾向于谈学科融合”
讲座伊始,王冬冬以同济人所独有的“土木思维”,呈现了不一样的学科视角和学科理解。
他提到“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的区别,其所研究的“地点传播”课题,与其他学科就不是仅仅具有简单的交叉性,而是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其中包括了传播、文创、产业布局、情绪规划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
“传播学也是具有高度融合性的学科,也具有建构主义,它是文化、意义、时间、空间和身体的建构”。
“让地点、意义和人相遇”
王冬冬认为,地点文化传播中的“地点”,是有象征性的,是人们的空间实践与传播行为使其具有特殊意义,而“意义”就是两个行动者附着时间的相遇,其中一个行动者是人,另一个行动者就是地点。
他说,做好地点文化传播,就是要找到地点和人相遇所具有的的“意义”。讲座期间,王教授以江西瑞金一位红军遗孀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阐述了寻找“意义”的必要性,这不仅关系到学术研究和理论应用,也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的方向。
“地方文化形象,先建构再营造”
在如何营造地方文化形象的问题上,王教授谈到,任何地点文化都是一个先建构再营造的过程,建构和营造的主体就是万物皆媒的“万物”。
首先,我们要通过地点叙事建立起人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形成之后再去思考如何表达才能更具有传播力,这被称为“地点制造(Place making)”。在这一点上,王冬冬以自身17年影视工作的丰富经验,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考视角。他以电影文本分析的四个变量(时间、空间、身体、运动)用作文化传播的分析视角,用电影中常用到的“器物”和“母题镜头”作为地方文化传播的标志,与此同时他认为,地方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优秀的影视作品制作如出一辙,都是以独创性、传播力和渗透性作为参考条件和检验标准的。
讲座最后,版艺新传学子踊跃提问、发言,同学们由小到大,从地方形象宣传层面反思到了国家层面的对外传播,还从量子力学等物理学的角度,与王教授进行理论和技术的探讨。这不仅表现出版艺新传学子对王教授所述内容的尊重,更表现出大家乐于思考、勤于思考,有着作为一名新传研究生的理想与担当。
沪江传媒创新“三名”校园行系列讲座活动,给每一位版艺新传学子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广阔的视野,版艺新传学子也在其中践行着上理“思学志远”的校训和新闻“追求卓越”的精神。
供稿:版艺学院 文字/赵鹏程 摄影/徐竞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