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次数:10
为深化党员同志及青年学子对民族魂鲁迅先生的立体认知,从经典阅读中汲取精神滋养,近日,三办教师党支部与美谈社联合举办了一场深度鲁迅传记主题读书会。活动特邀美术系教师李鑫担任主讲,带领与会者穿越文字的迷雾,走进一个更为真实、复杂而伟大的鲁迅世界。
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了鲁迅精神的三个特点:政治的远见、斗争精神、牺牲精神。1991年9月24日,江泽民在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难繁重的国内建设与改革任务,不仅文化战线的同志要义不容辞地学习鲁迅、宣传鲁迅,而且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条战线的干部,都要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作为高校教师群体,此次举办鲁迅传记主题读书会,旨在进一步激发党员教师们的精神力量,涵养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读书分享会现场
本次读书会别开生面,李鑫老师并未固守于单一文本,而是匠心独运地选取并对比解读了三部颇具代表性的鲁迅传记:朱正的《鲁迅传》、林先标的《人间鲁迅》以及王晓明三个版本的《鲁迅传》。
李老师精辟地剖析了三部著作的独特视角与书写偏向:朱正的传记以史料扎实、考证严谨著称,力求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人物;林先标的《人间鲁迅》则更侧重于描绘鲁迅作为“人”的丰富情感与日常生活,展现其温暖、可亲的一面,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而王晓明的《鲁迅传》在不同版本的流变中,则更鲜明地体现了研究者对鲁迅思想复杂性的深入探索与当代阐释,充满了思辨色彩。

李鑫分享书籍
通过这种多维度的对比,李老师巧妙地勾勒出一个立体的、充满内在张力的鲁迅形象。他引导大家认识到,正是这些不同侧面、甚至看似矛盾的特质,共同构成了鲁迅之所以为鲁迅的深刻与伟大。
在随后的分享中,李老师对鲁迅精神进行了提炼。“鲁迅的伟大并非在于他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胜利预言家,恰恰在于他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的清醒与深刻。”鲁迅直面人生的全部黑暗与绝望,但他从未被其吞噬,而是在这极致的黑暗中,燃烧自己的生命,为后来者凿壁偷光,硬生生地创造出一条生路。这正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辩证哲学——在彻底否定虚妄的希望的同时,也否定了永恒的绝望,从而为在绝境中坚持抗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行动赋予了崇高的价值。
活动现场,来自三办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和美谈社的同学们沉浸其中,思绪随着讲演而驰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