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院系:网络新媒体系

邮箱:verypp@163.com

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媒介与青年发展、短视频传播、媒介文化

发布时间:2019-07-04 浏览次数:9729

【教育背景】

2023.8-2024.9: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传播系访问学者

2013.8-2014.9: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1.9-2014.1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

2007.9-2010.6: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

【所授课程】

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新媒体创意与策划、网络新闻编辑、移动媒体研究等。

【科研项目】

1.【主持】杭州枕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企业品牌推广项目(2023)

2.【主持】成都金盛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短视频文化传播研究(2019)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智能手机对彝族青年生活方式及其家乡振兴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凉山彝寨的实证考察(2018)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视频直播管理研究(2017)

5.【参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网络直播背景下的新传播秩序构建(2017)

6.【主持】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我国青少年手机亚文化研究(2015)

【学术专著】

1.智启彝乡:智能手机时代下的彝族青年生活与乡村振兴,学林出版社,2025年1月。

2.我国青少年手机传播的亚文化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9月。

【学术译著】

1.娱乐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三作)

2.娱乐传播研究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参与)

3.数字文化精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二作)

【人文纪实类作品】

1.穿越66号公路(一个中国女博士独自穿越美国66号公路的另类行走手记)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年5月。

2.脚印——凉山移动十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5月。

【学术论文】

1. Applying the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Approach to Combat Chinese Information Disorder in the Digital Age, Journalism and Media, 2024.5: 1526–1538.

2.建构与转向:女性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的镜像叙事研究——以《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为例,传媒,202411月上。

3.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I Technology in Short Video News and Media Ethical Anomie under Field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sHumanities,Vol.10, No.1, 2025.

4.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Sentiment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in Women's Issues on Microblog: Case Study of "Quan XiXi's Dialogue with Chizuko Ueno",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Studies, Vol.11, No.2, 2024.

5. Ethical Risk and Pathway of AIGC Cross-Modal Content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sHumanities,Vol.9, No.1, 2024.

6. The Dilemma and Solutions of the New Phenomena in the Network Subculture of Generation Z,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Studies, Vol.11, No.2, 2024.

7.数字劳动密码: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群体商品化行为中的赋权与剥削,新闻知识,2022年第10期。

8.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trategies of Micro Web Seri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229.

9.粉丝社群意见领袖动员话语策略反思——基于费尔克拉夫的批判话语分析理论,东南传播202112期。

10.Symbolic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Image under the Change of Media Technology and Cross-Media Narration, CONVIVIUM42(2020)377-388。(A&HCI)

11.主体与对象:媒介逻辑主导下视频博客媒介化分析,中国编辑,20204月。(CSSCI

12.智能手机使用中彝族青年集体记忆的危机及对策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13.以文化展演践行少数民族青年文化自觉——以凉山“悬崖村”彝族青年手机直播及短视频为例,传媒,2020年1月(上)。

14.Analysis on the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Short Video Platform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201.

15.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五大转型,传媒,2019年10月(下)。

16.Research on the Displacing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tradi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sHumanities,Vol.7, No.1, 2014.

17.我国手机电视的重围与突围,编辑之友,2013年2月。

18.消费主义语境下中国电影“亲民审美”的价值影响力——以冯氏《唐山大地震》等系列电影为例,当代文坛,2013年2月。

19.论网络文化生产力,编辑之友,2012年11月。

【社会兼职】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2025

2、上海报业·鲸平台智库专家(2022

3、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理事

4、中国新闻史学会符号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会员

5、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